欧盟对华医疗禁令暗藏玄机
中国外长王毅刚结束7天访欧行程,前脚才离开布鲁塞尔,欧盟后脚就对中国医疗器械挥出贸易大棒——这出“当面握手,背后捅刀”的戏码,欧洲政客们演得可真溜!从稀土到电动车,从光伏板到手术刀,欧盟一边吃着中国市场的饭,一边砸着合作共赢的锅。更讽刺的是,就在王毅苦口婆心强调“中欧不是对手”的同一天,法国财长竟公然号召全欧洲“围剿中国制造”。说好的“稳定之锚”呢?欧洲这艘老船,莫非真要往冷战礁石上撞?
布鲁塞尔时间7月5日凌晨,欧盟委员会突然宣布对中国医疗器械启动“公共采购排除令”,禁止中国企业参与500万欧元以上的招标项目。这个时间点掐得极毒——距离王毅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会谈才过去72小时。当时双方刚在联合记者会上承诺“加强医疗供应链合作”,转头欧盟就撕毁协议,连装都懒得装。
法国人这次冲在最前面。财政部长隆巴尔在普罗旺斯的经济论坛上放狠话:“中国手术钳比瑞士军刀还锋利,再不封杀,欧洲医院迟早姓‘中’!”数据却啪啪打脸:2024年中国输欧医疗器械仅占欧盟市场12%,而美企强生、德企西门子的市场份额合计超45%。所谓“中国垄断”,不过是给自家企业技不如人找遮羞布。
德国《明镜周刊》挖出更劲爆的内幕:欧盟医疗器械新规草案里,竟偷偷把“排除中企”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核磁共振仪这类高端设备。要知道,中国联影医疗的PET-CT设备价格只有西门子一半,成像清晰度却高出15%。汉堡大学医学院做过对比测试:用中国设备做早期肺癌筛查,漏诊率比欧洲品牌低2.3个百分点。现在欧盟宁可让民众多花钱买次货,也要把中国科技挡在门外。
王毅在柏林见德国总理默茨时说得透彻:“欧洲车间里生锈的机床,不该怪中国工厂的齿轮转太快。”这话戳到欧盟痛处——2024年上半年,中国对欧医疗器械出口增长18%,而欧盟自产设备库存积压创十年新高。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算过账:若全面禁用中国医疗设备,欧洲医保系统每年要多掏240亿欧元。难怪意大利卫生部长私下抱怨:“某些人为了选票,连病人死活都不顾了。”
中国反制来得快准狠。7月6日商务部公告像把手术刀,精准切开欧盟的虚伪面具:4500万人民币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,欧企中标率直接砍半。荷兰飞利浦公司股价应声暴跌7%,其CEO范豪顿紧急发声明“反对贸易壁垒”,殊不知正是欧盟的短视让他丢了上海三甲医院的亿元订单。更绝的是中方留了活口——允许“无法替代”的欧企设备豁免。这手“以彼之道还施彼身”,让欧盟尝到什么叫搬石头砸自己脚。
当柏林的老工程师还在用千分尺校准零件时,苏州的智能工厂已用激光检测仪把误差控制在0.001毫米。欧洲若继续把中国创新当威胁,迟早会发现:关上的不是市场大门,而是自己通往未来的路。王毅在巴黎那句“和则两利,斗则俱伤”,某些人该用放大镜刻在办公桌上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启泰网-免息股票配资-网炒股配资-深圳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